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6日讯(记者 陈颖琪 通讯员 陈梓浩)为提升调解社工在一线化解矛盾纠纷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积极推动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体系建设,近日,由光明区委社会工作部、光明区民政局及光明区社会工作协会联合主办的“光明科学城+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名片工程巡回培训——“立公正看待问题,用暖心化解矛盾——优秀调解员养成记”在公明街道司法所成功举办。来自司法社会工作领域的30余名调解社工参与培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设计,夯实专业技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此次培训由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承办,特邀拥有15年调解工作经验的资深专家、深圳市优秀人民调解员黄晓燕担任主讲人。黄晓燕以自身调解生涯为脉络,系统分享了“优秀调解员养成记”的实践心得,内容涵盖人民调解职业素养、倾听与共情技巧、调解程序规范及协议书撰写要领等核心板块。她在课程中强调调解伦理的“三把钥匙”——“中立性”“保密性”“合法性”,并结合《民法典》等法规,通过“案例拆解+情景模拟”形式,帮助学员掌握矛盾纠纷调查、突破口寻找及差异化调解策略的运用方法。
黄晓燕以“重特大疑难纠纷调解实录”为题,在培训现场中引发热烈讨论。她深度剖析了多起涉及家庭矛盾、土地权属、劳资纠纷的典型案例,还原调解过程中的情绪引导、利益平衡等关键环节,并分享在职业倦怠期如何通过“重塑目标”“自我赋能”重燃工作热情的经验。学员们围绕“如何应对情绪激烈的当事人”“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强化”等问题展开提问,黄晓燕逐一解答并鼓励学员“以耐心换信任,以专业赢认同”,在讲师指导下完善沟通话术与调解方案,现场气氛热烈。
参训社工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是一次“技能充电”,更是一次“心灵疗愈”。一名从业五年的调解社工感慨:“晓燕老师不仅教我们‘怎么调’,更教会我们‘为什么调’。尤其是面对复杂纠纷时,如何坚守职业底线、平衡法理情,让我豁然开朗。”培训还通过压力管理技巧分享、同行经验交流等形式,缓解了基层社工的职业焦虑,强化了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