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本网热线:0755-27403005 | 邮箱:lsgmw@sznews.com | QQ:2290925432 | 微博:http://weibo.com/lsgmw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绿色光明网>幸福光明>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深圳古琴推广普及达人——羊琼

发布日期: 2017-02-27 19:52 [绿色光明网]

深圳新闻网光明讯(记者 周锦春 李婧)说到古琴,或许很多人都感到很陌生,但是你一定听说过“琴棋书画”这个概念,这其中的“琴”便是指古琴。古琴,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至今已经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国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弹奏古琴的风潮渐渐在神州大地上兴起。

2月26日,光明新区主办了一场名为《丝桐之美——古琴艺术赏析》的讲座,记者有幸现场聆听,并对古琴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主讲嘉宾是在深圳古琴普及推广上不能不提且已声名远扬的人物,也是记者本次采访的对象——羊琼老师。

古琴淑女 尽显古人文雅风范

初见羊琼老师,印象颇有惊艳之感。一是她的学识,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古琴讲座;二是她的儒雅之风,只见她头挽发髻,一袭绿裙,声音温润动听,娓娓道来。可以说,古琴配淑女,当天的羊琼老师颇具古代文人雅士之风范。

羊琼,字宥融,虞山琴派传人,南虞琴社社长,操缦十数载,擅琴歌。现任深圳市古琴协会副会长,兼任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等。羊琼先后师承虞山琴派代表琴家朱晞先生和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祥霆先生,在两位恩师口传心授的教导下,深得虞山琴派精髓。

拜师学艺 口传心授一脉相承

羊琼对笔者娓娓道来拜师学艺的经过:“许是从小受我外公的影响,对琴棋书画,有着深入骨髓的喜爱。书画虽不精但却略知一二,可是琴缘一直没有。直到有一天,在一篇文章上读到虞山琴派的朱晞老师,被他的才情折服,顿时感到我终于寻找到了苦苦找寻多年的古琴老师。

拜师的路稍有崎岖,虽然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最终还是找到了熟悉朱老师的朋友引荐,开始了追随老师学琴的美好日子。虽历苦暑寒来,却一直满心欢喜。老师的办公室在一个老宅子的后院,江南的那种大户人家的房子是有很多进的,小院里种了点菜,没有红芍绿柳,多了点田园气息。琴房在楼上,要爬一个窄窄地木楼梯,楼梯很窄很陡,走在上面脚步声很响,这样的楼梯与声音在我后来的梦里常常出现。坐在屋里,窗外就是小院的墙头,九丈高墙已经斑驳,墙头上长出长长短短的草儿,在风雨中飘摇,雨水顺着屋檐的瓦当滴落下来,淅淅沥沥地串成了一个水帘,让窗外的景多出了一层空间感,极美!

第一次上课就遇到大雨,阻了归途。美景的熏陶下,我大着胆子请求老师演奏琴曲。现在想来很是不敬,但是朱老师并没有露出任何不悦,反而欣然同意,坐到琴前,三两下就调好音,弹起了十分应景的潇湘水云,呵呵,说应景有点牵强附会,主要是曲中层层叠叠地水雾之气应了当时的景,也在我的心中深深地印下了这首曲子。那种缥缈的云雾,那种水天一色,那种志怀高远,那种海阔天空。当下我在心里暗自揣度,是什么样的心境才能演绎出这般洒脱无忌的琴风?在后来追随老师的学琴路上,我渐渐地明白了为什么。因为他既具备当代的传统文人的气质,又多了分古代侠客的豪情。我常常对我的同学说起他时,总是喜欢把他比喻成类似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也引起了他们对老师的无限向往与遐想。”

古琴认知 不仅悦耳亦能修养助人

在近二十载的操缦岁月中,古琴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羊琼老师。

在这十几年与古琴相伴的时间里,羊琼对古琴的喜爱却是与日俱增,“古琴博大精深,每个阶段都可以推开一扇崭新的门,门里另有乾坤。这就是古琴的魅力,他不仅仅只是古琴,他是先贤智慧的结晶。”在羊琼看来,“古琴的博大在于它的包容性,古琴看起来古井无波,却是古人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的器物。”善琴者通达从容,那么琴人必然对时间的把控、对事物的把控更沉稳、更从容。羊琼告诉记者,“古琴有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人们不断浸染其中,可以透过它去触摸先贤告诉世人的一些道理,让人们去不断地梳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古琴所代表的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情怀,一种情结,这并不是看几本书就能够具有的,而是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羊琼表示,音乐可以让人获得非常多的养分,而学琴正是为了做人,从琴声里可以体现出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正所谓诗情画意,要将思想、情怀、认知都融入其中,透过优美的旋律去梳理,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更加清晰的认知世界,感受人生。”

古琴普及 公益讲座一年50余场

政治经济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现在我国正处于大发展的时期,古琴文化的发展也符合了时代的潮流。“大浪淘沙,古琴应该像书法一样,人人都可以写,但是必须花功夫才能写成书法。古琴也应该一样,人人都可以弹,只是弹得好你就要花功夫。”在羊琼看来,古琴虽然属于一种小众文化,但是却必须普及,因为她是中华文化根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求精不求多。既然是一个琴人,就要做到哪怕在一个很小的曲子里面你都要弹得专业,弹得精准”,羊琼说,这是弹古琴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信任、勤奋、思考、模仿”,是羊琼送给古琴爱好者的八个字。“信任是学习的基础,要信任自己、信任老师。要勤奋,学会思考,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最关键的一点,模仿一定是在最后的。学习并不是模仿,没有信任、思考、勤奋,也就不存在模仿。”

近几年来,羊琼一直致力于传承古琴文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去年讲了五十多场公益讲座,将来只要有机会有条件我还会继续讲下去,以自己小我的力量,给大家多创造学习的机会。”羊琼表示,深圳是没有老琴家的,作为会弹琴的中青一代,就更应该站出来。“学会了并且告诉别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传承,这是作为一个琴人该有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也会将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来源: 绿色光明网 编辑: 李婧
转播到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