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系列报道 > 

系列报道

点亮光明40人丨杨建恩:“选择了做产科医生,就是选择了做奉献”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08-27 20:26

杨建恩。

深圳新闻网2020年8月27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李婧)行医三十余载,迎接了无数新生命的降生,为很多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她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产科主任杨建恩。三十多年来,杨建恩舍小家为大家,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产科工作,得到了很多产妇及其家属的点赞,在深圳光明这片热土上,唱响来深建设者之歌。

“选择了做产科医生,就是选择了做奉献。”

2002年4月,杨建恩和丈夫放下既往取得的工作成绩,带着简历从湖北老家来到深圳,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一个在产科、一个在耳鼻喉科,一干就是将近20年。放下家里的一切,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当时生活条件还较为艰苦的光明,杨建恩说,她从来没有后悔过,“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我们一直心向往之,并付出了行动。而且在来之前,就已经充分做好了要吃苦的思想准备,对可能面对的困难进行了预估,现在在光明这么多年的工作生活证明我们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原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条件还较为落后,科室尚未细分,医务人员少,工作强度大,产科就更是如此。“那个时候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炒菜的时候、刚要睡觉的时候接到电话说有急诊让马上回医院都是常态,没有白天晚上、上班下班一说,基本整天都在医院。”杨建恩说,作为一个产科医生,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电话都要随时放在身边,随叫随到,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我们这代人当时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一门心思做好工作,有任何困难都要自己想办法克服,这一行就应该这样。”杨建恩说道。

除了正常的诊疗服务之外,杨建恩还会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到医院,查看前一天晚上病人的情况,问一下当天的手术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她还会仔细询问每一位产妇的情况,主动帮有困难的产妇申请贫困救助,帮助孕产妇减轻经济压力。科里有孩子的年轻医生很多,杨建恩在不当班的时候也会主动帮年轻医生带班,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这么多年,把自己的很多时间都交给了工作,对自己的家庭难免有些亏欠,杨建恩却说:“不管是工作时间也好、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也好,既然选择了做产科医生,就是选择了做奉献。” 

除了是一名产科医生之外,杨建恩也是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党员的身份让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只有我自己吃苦在前,才能带动更多的同事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在杨建恩的引领下,现在产科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分娩量都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甚至除了光明区之外,观澜、松岗、黄江的很多产妇也都会到她所在的医院生产。“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跑这么远到光明来生产,他们说就是觉得这里医疗服务好,在这里生产很放心。我听了之后就觉得非常欣慰,因为这就是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工作的认同。”

“真正为社会做点事,就会觉得很满足、很踏实!”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部分科室暂时停诊,但是产科由于其特殊性而要一直开放。“当时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陪护的问题。以前一个产妇可能有两到三个家属陪护,但是现在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只能有一个家属陪护。”面对家属的不理解,杨建恩和其他医护人员主动和产妇及家属沟通,征求他们的理解,并且更多地巡视病房,帮产妇解决住院需求。疫情的来临也给产科的日常工作带来很多额外的压力,医务人员第一时间转变工作模式,安排人手,同时做好日常诊疗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全方位保障产妇的健康安全。“我们的工作关乎到母子两条生命,来不得一点大意。”杨建恩说道。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之外,新的形势也给医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孕妇在待产期间会出现抑郁的情况,我们就要经常和他们聊天,让他们放松精神、舒缓压力,安心待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关系也面临了一定的挑战,让我们在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习处理医患关系。”杨建恩说,新的形势要求他们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增强法律意识,强化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让自己的综合能力与时代的发展相同步。

“对于我来说,来了就是光明人。”对来光明工作生活已经18年的杨建恩来说,光明已经是她的第二故乡。“从我刚来光明到现在,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社会治安很好,生活在这里非常舒适,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家园。”谈及未来的生活,杨建恩说,她一直觉得只有为社会做点事,才真正有意义,这会让她觉得很满足、很踏实。“不管我在哪个岗位,是一个普通医生也好、是主任也好,在岗也好、退休也好,只要能够做点实事,帮助他人解决了哪怕一丁点问题,我都会觉得非常值得。”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