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滚动图片 > 

滚动图片

光明区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高颜值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1-07-01 20:11

image.png

在党的领导下,光明区正在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7月1日讯(宝安日报记者 黄国焕 郑宽/文 卢正辉/图)百年风雨路,奋进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回望光明区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几年的腾飞发展,不难发现,光明并不缺红色基因,它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深圳地区最早的党小组和深圳地区最早一批中共党员,革命的火种由此播撒开来,星火燎原,生生不息。从农场时期到新区再到行政区时代,光明一直在“蝶变”,不变的是党旗始终在奋斗、拼搏的一线高高飘扬,成为光明区各项工作的“制胜法宝”,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而今,光明区正在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高颜值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承担了国家级战略发展使命,从深圳西北角走到了舞台中央,备受各方关注。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面前,光明区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把红色精神转换为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动力,书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奋斗的赞歌

红色基因在光明代代相传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方式,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争引领人民,共同寻找、孕育信仰的火种。一百年后,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这轰轰烈烈的一百年,是无数革命先辈用脚步丈量的血染风采,是许多滚烫青春关于奋斗和奉献的热血赞歌。而在光明这片红色土地上,也从来不缺少那些熊熊燃烧的赤诚火焰。

从鸦片战争开始,光明地域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推翻封建统治,与中外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898年,白花洞人民就奋起投身于归国华侨钟水养领导的乌石岗起义,在白花洞庙仔与从虎门赶来增援的两千清军开战大获全胜。乌石岗起义军有力地打击了地方封建统治者,为1900年孙中山领导的三洲田起义培养与锻炼了一批骨干……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红色区域成为深圳建党发祥地和农民运动的策源地。

这里诞生了深圳地区最早一批中共党员。1924年,公明周家村人麦福荣、麦金水成为宝安县第一批中共党员。

这里建立了深圳地区最早的党小组。1925年,公明楼村、周家村均成为宝安县最早建立党小组的乡村,其中,楼村党小组在楼村琬璧公家塾成立,组长陈义妹为楼村人;周家村党小组组长为麦福荣。这些党组织的建立和力量的不断壮大,为光明地区农民运动的率先兴起和蓬勃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里有被誉为“红色革命的摇篮”的东宝中学。1944年冬,东江纵队政治部为培养抗日干部,决定由东宝行政督导处主办,创办东宝中学,校址位于公明下村三座清代祠堂。1945年2月,东宝中学正式开办,开始有2个班,后增为4个班,学生100多人。东宝中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我党地方组织根据革命需要建立起来的一所新型的、特殊的革命学校,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重要党政干部和人才。

这里还有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自然村——白花洞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白花洞村是阳台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军需基地。1992年,白花洞村群众倡议捐资修建了白花洞革命烈士纪念碑。

穿越时空栈道,光明的红色足迹清晰可见;回望峥嵘岁月,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代代相传。而今,光明区的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弘扬革命精神,并将其转化成赶超奔跑、追求卓越的强大精神力量,书写更加宏伟壮丽的时代篇章。


image.png

1989年的光明农场。

华丽的蝶变

党旗始终在工作一线高高飘扬

而今,光明因为科学城的建设而备受关注,承担着国家使命。从偏居一隅,到站在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这种巨变和机遇并非无端端从天而降,而是与光明广大党员干部的开拓进取、担当作为息息相关。

1957年9月,几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带着国家筹备建设农场的任务,来到被称为宝安“西伯利亚”的光明,他们白手起家,开荒拓野,书写着传奇。原光明农场党委书记梁鉴时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8月19日,深圳市正式设立光明新区。2018年9月19日,经过11年的磨砺和发展,光明区正式揭牌成立,并被市委市政府赋予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光荣使命。

光明儿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近年来,光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辖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在这背后,不变的是党旗一直在奋斗现场高高飘扬,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前进的方向标和精神支柱。在党建引领下,一个个重大项目被高效攻克,不断刷新“深圳速度”、提供“光明路径”,党建引领已经成为光明区破解难题、创新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党建引领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在重大项目的攻坚克难中,光明区积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逐步探索出“力量汇聚在一线、党组织建在一线、党员冲锋在一线、考察培育干部在一线”工作法。在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地整备中,仅用22天就完成全部527户签约任务,28天就完成腾空交房任务,刷新了土地整备的“深圳速度”。2019年,“光明科学城土地整备的‘红色密码’”党建项目获评全市党建创新大赛一等奖,入选全省主题教育攻坚克难典型案例,并荣获全国第二届党建创新成果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十佳案例”金奖。

image.png

光明区的党员走虹桥学党史。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全面深化。光明区出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1+5”文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在家门口解决群众诉求服务的基层社会治理“光明模式”,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率全市第一,成功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区”。今年年初,在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榜单中,光明区位列全国第一。目前,群众诉求服务的“光明模式”2.0版正在持续推进,有关经验已经在全市、全省复制推广。

党建引领治水提质工程。近年来,光明治水人“不为自己找退路,只为治水找出路”,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每一寸水源,不断探索治污新路,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水污染治理赞歌。2019年度,光明区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位居全市第二。2020年,光明区以在全国第二批14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海绵城市三年试点总验收。曾经,光明区有河流的地方,水都是黑臭的;而今,一湾碧水绕新城,水污染治理得到根本性整治和改善,尤其是茅洲河两岸的碧道建设,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

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光明区始终把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光明区迅速建立战时疫情防控机制,一个月内基本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出“七送七到位”组合拳,推出惠企“1+6+9”政策体系,在全市率先组织201名处科级机关党员干部包点服务1204家规上企业,两个月内基本实现正常复工复产,前三季度GDP增长5.4%,增速全市各区第一。全面完成对口帮扶和扶贫协作任务,广西田林1142户3718人和汕尾6个相对贫困村全部摘帽。

近期,疫情再起,光明区迅速抽调12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党员志愿者汇聚抗疫一线,鲜艳的党旗始终在抗疫现场高高飘扬,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image.png

抗日战争时期,光明地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日伪开展游击战。

党性的锤炼

以“为民办实事”为切口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走虹桥学党史,举办周末党群便民大集市,打造60门特色党史专题课送到基层,“新湖号”大篷车将45项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红领居”党群服务站运用“沉浸式”党史课堂引领居民学习党的历史……一次次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党史学习,一件件解民忧、纾民困的暖心实事,让光明区党史学习教育“活”了起来。

举措实、形式新、范围广,是光明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突出特点。

光明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推进四类民生实事,在全区开展“54项重点民生实事”、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万名党员在身边”实践活动、在社区征集落实至少1000项“民生微实事”、在政法领域推出13项民生实事,力求解决一批民生问题,办成一批民生实事,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走在风景如画的虹桥上,俯瞰光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聆听前辈讲述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通过流动党史馆学习党的百年伟大征程,在红塔下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今年以来,虹桥公园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晋热门地,引领了社会新风尚。

“群众在哪里,这辆大篷车就开到哪里,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为民服务‘动’起来。”“新湖号”党史学习教育和为民办实事主题大篷车开进社区、工业园、企业、工地等,把多样化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一米”,为党员群众带来了一场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盛典。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红色动能,增强奋进力量,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未来的光明,无限光明。

image.png

光明区白花洞革命烈士纪念碑。

光明的未来 

坚持党建引领加速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

一流科学城需要一流党建引领。在加速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的过程中,光明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这一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党建共同体、治理共同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光明区出台《组织工作服务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实施意见》,成立科学城党建联盟,构建“1+8”党群服务联盟体系,创新区域党建新模式,广泛凝聚各方力量资源。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层面第一个以党建为引领、集聚科学人才力量的新型共同体,光明科学城党建联盟是光明区党建引领的又一项重大探索,将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光明区在新征程书写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在党建引领之下,光明科学城建设蓬勃开展、日新月异,并频频获得央视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今年4月20日,刚满3周岁的光明科学城又有大动作,八大科研机构平台集中入驻,并获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报道。迎来一批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团队入驻后,光明“科学阵容”更加壮大,创新能量愈发澎湃。据了解,去年以来,光明区就开始滚动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落地建设,并着力打造“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推动科技基础设施“沿途下蛋”。接下来,光明区将聚焦搭建具有光明特色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依托大装置、大设施、大平台,汇聚创新资源,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建设“科学、城市、产业、生态”四位一体、集中度显示度更趋显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做出新贡献。

改革开放再出发,光明未来满光明。

我们可以这样畅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加快建设,在不久的将来,光明区将是引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是一个梦幻般的都市与田园交相辉映的城市新中心,是催生未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2.0升级版创新高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