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光明新闻 > 

光明新闻

深圳抗疫:绘就最大“同心圆”

来源:南方日报发布时间:2021-07-21 17:21

近日,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首单加注活动在盐田港区举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清单中又一事项得到落实。盐田港曾是深圳抗疫攻坚的重要战场之一,如今,港口泊位正常运转,国际货运船舶有序靠泊。

今年5月21日以来,深圳先后发生两起境外输入关联新冠肺炎疫情,分别为盐田港“5·21”疫情和深圳机场“6·14”疫情,涉及阿尔法(Alpha)和德尔塔(Delta)两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广东工作组和省委省政府关心指导下,深圳把疫情应对处置作为全市头等大事来抓,按照“快、严、实”的要求,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以硬干部硬作风硬措施打赢了这场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硬仗。目前,两起疫情处置已取得“双战双胜”,深圳已近一个月没有新发病例,全市各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防控成果来之不易,深圳抗疫攻坚的历程,充分展现了超大城市的治理能力。着眼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深圳正举一反三、完善制度,进一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体系。

及时预警快速高效响应

作为一座实际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深圳拥有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亚洲最大陆路口岸、中国五大航空港之一。面对境外疫情压力的与日俱增,深圳始终保持警觉、警惕。

两起疫情,两个首发病例,深圳均是通过重点人群例行检测和发热门诊哨点监测主动发现,这也说明,深圳构建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监测体系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升级版”毒株,早发现、早处置,在疫情防控中显得尤为重要。深圳两起疫情发生后,疾控人员均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密接流调溯源,医护人员迅速对重点人员实施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对涉疫重点人员和场所实施分级分类管控,对码头、机场、口岸等高风险人员实行闭环管理、集中居住、高频次核酸检测、全程疫苗接种……精准高效的防控举措,成功跑在了病毒的前面。

既要控制住疫情扩散,又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深圳在疫情处置过程中,采取动态优化防控措施,推动“两难”变“两全”。

“5·21疫情”发生后,全球单港吞吐量排名第一的盐田港一度沉寂,港区周边道路交通严重受阻。深圳一方面提升防控力度:全部7395名码头作业人员核酸检测“七天七检”;快速建成港区集中居住区,对登临作业等高风险作业人员实施集中居住全流程闭环管理;强化船上作业全过程视频监控,落实“先消杀、后作业”要求。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港口复工复产,按照“预约制、分时段、消存量、控增量”的思路,盐田区制定《关于保障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闸口及周边区域交通畅通的工作方案》:从5月31日零时起,进港货柜车所在的运输公司须通过“易提柜”系统预约进港时间,在收到预约成功的确认信息后,按照预约的时间段有序进港。

精准科学的防控,让盐田港迅速从疫情冲击中恢复:截至6月25日,所有泊位均有靠船,所有操作岸吊全开。港区实施无预约不进港,港区及周边交通畅顺。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还充分释放科技抗疫的作用。“深圳造”新冠疫苗开打、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出动、5G巡逻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上阵、无人机和无人车送核酸检测样本……在深圳,这些层出不穷的“黑科技”出现在疫情防控的各种场景。在抗疫关键时刻,深圳生产的核酸检测试剂、呼吸机、机器人、无人机等抗疫产品不仅输出到全国,还输出到多个国家,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