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滚动图片 > 

滚动图片

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的光明实践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1-08-27 10:57

image.png

▲马田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两名老人在下棋。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27日讯(宝安日报记者 雷云霞 通讯员 李慧丰 文/图)“丁伯、左伯有痛风,不能吃高嘌呤的食物;谈姨、王姨要低糖饮食;麦爷爷和郑爷爷只能吃流食……”在公明福利院饭堂墙上的每日菜单和“老人饮食情况一览表”上,每个老年人适合吃正常餐、碎餐或是流食都写得清清楚楚,小标签上还贴着他们对饮食的详细要求。“老人在这里可以获得全天候护理、专业的护理,家里人都很放心。”“护理员工作认真仔细,老人在这里照顾,我们放心。”在公明福利院留言板上,贴满了家属对福利院高质量服务的肯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光明区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标准、高质量引领民政事业改革发展,聚焦“老有颐养”“弱有众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政策支撑,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助推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养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光明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8821人,占全区人口约6.6%。区民政局直面本区老龄化现状,聚焦养老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保障政策支撑,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打造“老有颐养”先行示范区。

公明福利院位于红花山公园脚下,面积不大,食堂、活动室、康复室一应俱全,还有一个绿树成荫的庭院。62名老人分别住在4栋“小别墅”里,失能、失智老人各占50%。每天下午,老年人在护理员的带领下,读小报、做健身操、下棋、打麻将……这些简单的活动,可以帮助失能失智老人康复。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尤其是一些失能、失智老人,在家里得不到专业的照顾,同时也会给家人工作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专业把老人照顾好,其家人也能正常地工作生活。”除了专业化、标准化之外,福利院还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因为疫情连续好几个月没有回家的公明福利院院长谢晚霞,对于入住的每一位老人习性特点,都能随口说出,她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一位老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在这里每一位老人都会得到最好的照顾。

image.png

▲马田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及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两名老人在打乒乓球。

民政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为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精准化、智能化,光明区率先在全市实现颐年卡发放高龄老人津贴,老年人办卡率居全市前列。2020年12月,马田街道依托光明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优化养老服务质量,获评“全国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以独居老人及残疾人为服务对象,建立“1+N”帮扶关爱机制,确保每名服务对象至少有5人以上各类服务型人员结对子。

2019年7月22日,光明区民政专区第一批“秒批”事项上线,在全国首次推出高龄老人津贴、精神残疾人服药等10个民政专区“秒批”事项(目前已拓展至18个),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群众可通过“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结果、动态监管”的“秒批”新模式,足不出户办事。

做好特殊困难群体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有没有受到影响?该如何做好保障工作?

面对这一重大问题,光明区民政局坚决把老年人、孤弃儿童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细微之处着手全力做好困难群众疫情防控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掌握各类民政领域特殊群体服务对象共计488人的疫情防控基本情况,逐人逐户落实防控措施,全员身体情况正常。

据了解,紧紧围绕老年人、低保户、残疾人和流浪乞讨人员等服务保障对象,光明区民政局成立了民政领域特殊群体疫情防控专班,将职责落实到岗、落实到人,每一类特殊群体均由专人负责。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