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滚动图片 > 

滚动图片

群众诉求无小事 平凡岗位大作为——记全国“最美信访干部”黄国滨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1-11-17 11:49

image.png

9月10日,黄国滨(右三)在北京被国家信访局授予第二届“最美信访干部”荣誉称号。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1月17日讯(宝安日报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肖绮 鲍玉林 文/图)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被赋予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全新定位和光荣使命,正以“三天一小变、一月一大变”的速度加速蝶变,再现了特区成立之初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塔吊、几百个工地同时作业,几万名工人相继进驻……科学城建设如火如荼。

大机遇伴随大挑战。光明区属于国营农场改制的后发地区,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矛盾易发多发,再加上大开发大建设,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劳资关系等新老问题交织、新旧矛盾叠加……前两年,区信访大厅一度“热闹”起来。光明区信访服务中心主任黄国滨发愁了:这么多矛盾纠纷,100个我也不够用啊!

破局

勇于创新助推打造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

黄国滨坚守信访一线20余年,每逢“急、难、险、重”任务,总是主动担当,善于作为,先后获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广东省‘百优调解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一个共产党人对信访工作的执着追求,黄国滨坚信,“群众诉求无小事,平凡岗位大作为。”

那么,连他都觉得棘手的问题,该如何破局?唯有改革和担当。黄国滨吸收曾在派出所、交警大队、法庭、医院等地设立调解室的成功经验,提议在基层设立群众诉求服务中心,主动听取群众诉求,就地化解群众矛盾。

在黄国滨等信访干部的主导推动下,2019年开始,光明区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在区、街道、社区和企业园区、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等人流密集区域,搭建199个群众诉求服务大厅(站),创新打造“500米群众诉求服务圈”,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在整合力量的同时,根据深圳的城市治理特点,为群众提供纠纷调处、法律服务、心理服务等七大服务,构建“500米为民服务圈”,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在责任落实方面,强化“三级负责制”,让职能部门主动到现场解决群众矛盾。社区党委统筹,依托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群众矛盾纠纷当天在社区解决了98%;对于跨社区、情况较复杂的、有聚集隐患的矛盾纠纷,区、街成立专班进行化解;对于一时化解不了的涉稳事项,依法进行处置。

两年来,光明区通过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共受理化解群众诉求5万多宗,化解率99.9%,服务群众81万余人,涉及金额18.8亿元,打造诉求疏导更加顺畅、便民服务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显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2021年9月10日,黄国滨被国家信访局授予第二届“最美信访干部”荣誉称号,全国仅有10名基层信访干部获此殊荣。“这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光明区信访工作的充分肯定。”黄国滨说。

奋斗

“急、难、险、重”信访一线的“压舱石”

群众诉求服务“光明模式”的成功并非黄国滨的灵机一动。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他,长期奋战在一线,是一名经验丰富又熟悉区情的“调解专家”。

2015年年底,光明一受纳场发生事故。黄国滨被安排调处遇难者家属垫付赔偿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他第一时间带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善后谈判,每天起早摸黑,加班加点。他负责的组提前超额完成任务,黄国滨也被推荐为抢险救灾突出代表,接受省领导现场慰问。

2017年5月,黄国滨担任区信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推动攻坚化解了光明集团改制、地铁6号线等一批信访“骨头案”“钉子案”。光明区信访工作绩效考核连续两年全市第一,2019年获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

现在,光明区正朝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新征程迈进。新使命需要新作为。黄国滨不仅倡导推动光明区群众诉求服务改革创新,还积极参与辖区重大项目土地整备协商谈判工作,统筹协调光明科学城、中心区等土地整备信访维稳工作,他积极协调各单位排查不稳定因素,制定应急预案,为重大项目顺利建设保驾护航。正是在黄国滨等一大批干部的奋发作为下,光明区仅用22天就完成了科学城启动区1.8平方公里土地整备,跑出了“深圳速度”。

image.png

今年8月,黄国滨(右二)接访家长代表,协调解决教育学位诉求。

法宝

坚持“三到位一处理”,调解成功率达98.5%

“三到位一处理”是党中央对新时期信访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何落实好“三到位一处理”,黄国滨有很多深刻的感受。

对于诉求合理的,黄国滨坚持解决问题到位,善于及时排除障碍推动调解。2013年,黄国滨临危受命作为主调解人处置一场重大火灾事故善后工作,带领团队连续30天加班加点,与遇难者家属反复沟通协调200余次。遇难家属沉浸在巨大悲痛中,无力办理应由其自身提供的遇难者直系亲属关系证明等法律文书。黄国滨和他的团队及时协调,推动遇难者户籍地公证处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到现场办公,及时办好相关证明文件,快速推进此次善后处置工作。

对于诉求无理的,黄国滨坚持思想教育到位,善于把思想教育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2013年,李松蓢社区发生两名女童坠入电梯井溺亡事故。当时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对事故责任的承担存在很大分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达成共识。黄国滨先是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再让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沟通,经过20多天“马拉松”式调解,最终将当事人逐步引上理性解决道路。

对于生活困难的,黄国滨坚持帮扶救助到位,善于用情理感化人。2020年初,有一名湖北籍人员到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反映其来深务工,受疫情影响,既无工作又无居所。黄国滨一边积极协调,安排其去医院做核酸检测,联系就业岗位,又自掏腰包为其解决租房问题。

“这些年,我被人指着鼻子大骂过,也被人威胁过要‘打断腿’。”黄国滨坦言,压力会有,“但想到我是代表党委政府为群众解决问题,公安机关会保障正常信访秩序,信心就有了,压力就没了。只要我们公平公正,抱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初心推动双赢,最终当事人会理解的。”

二十多年来,黄国滨主持和参与调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达2200多宗(其中较大疑难复杂纠纷290余宗),调解成功率达98.5%以上,其调解的纠纷至今未出现当事人反悔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

特写

“门诊专家”想失业,想培养“100个自己”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黄国滨一直以来的探索和努力。黄国滨专门成立“国滨调解指导室”,负责兜底“疑难杂症”。去年2月,光明区一个工业城租户申请租金减免,这是疫情期间光明区第一宗租户申请租金减免的纠纷,涉及128家企业,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社区能解决的范畴。接到上报后,黄国滨与同事们紧急协调,主动下沉社区主持调处,最终在多方配合下,落实租金减免政策,租户纷纷表示感谢,避免了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如今,黄国滨的“专家门诊”就设在光明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内。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还是要找到他头上。但好在这样的事已经越来越少了。“信访”这个词,正逐步成为光明区老百姓语境中的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群众诉求服务”。“光明区的群众诉求服务机制,既能为群众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也给同事们提供更多‘练手’的机会,大家进步都很快。‘100个黄国滨’的目标已经快要达成了。”黄国滨说。

作为光明区信访战线的调解专家,黄国滨有一个“失业”的美好愿望。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愿望已经快要实现了。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