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民生 > 

民生

中山七院首例帕金森病DBS手术脑起搏器顺利开机

来源:深圳新闻网发布时间:2022-01-05 18:17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月5日讯 (记者 谢燕丽 通讯员 刘畅 臧卢璐 )新年伊始,中山大学首家落户深圳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简称“中山七院”),在神经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周列民教授的指导下,神经外科主任刘智良教授团队为一位右手不自主抖动多年的帕金森女患者,施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开创了中山七院治疗帕金森病的先例。

该患者今年56岁,七年前出现右手拇指不自主抖动,静止时较明显。后逐渐出现肢体僵硬,活动迟缓,转身起步困难。症状最初局限右上肢,后渐渐波及右下肢和左上肢、右下下肢。一直口服美多巴等药物治疗,但逐步出现疗效维持时间缩短的症状,药效仅能维持2小时左右。入住中山七院后,经神经医学中心团队详细术前评估和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神经外科决定对该患者行DBS手术。

据悉,DBS手术是一种微创外科手术,即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刺激电极植入深部脑中特定的神经核团,然后通过皮下隧道连接到嵌入胸部的刺激器,俗称脑起搏器。程序化的刺激器将微弱的高频电脉冲传送到脑深部电极,以此来抑制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从而改善症状。做完DBS手术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感受到“微毁损效应”,即术后3-5天脑组织轻微水肿带来的刺激,运动障碍立刻得到改善,一般在一周左右出院时会给予较小的刺激电量,给患者适应的机会。之后,随着水肿的吸收,“微毁损效应”越来越不明显,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正式开机”了。

三周前,刘智良教授团队对该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确定靶点后,对患者的脑部进行电极植入。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因脑起搏器植入精准,出现“微毁损效应”,顺利出院。

1月5日,刘智良教授团队对该患者的脑起搏器“正式开机”了。开机前,刘教授专门对患者进行专业的测试,患者的右手仍不自主地抖动,起身走动还略显疆硬。开机后,通过调节脑起搏器刺激参数和调整术后药物,患者手脚的震颤停止,曾经困难的手部动作变得轻松自如,行走时慌张细碎的步履变得稳健,肢体的僵硬感消失,僵硬的面部表情变得丰富,可谓疗效立竿见影。从此以后,患者可摆脱长期的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恢复正常行走,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60岁,中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大约是1.7%,患者超300万,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帕金森病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因微创、安全、有效, DBS已作为手术治疗的首选。2013年欧盟神经病协会(EFNS)指南表示:手术治疗(主要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2021年8月,广东省已将DBS治疗帕金森病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