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热线:0755-27403005 邮箱:lsgmw@sznews.com QQ:2290925432 微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您,来到绿色光明网!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新湖绣花式“八微”治理 高质量落实民生“七优”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3-01-17 16:18

光明科学城党员志愿先锋队新湖大队在幸福驿站合影。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1月17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王晓冬 通讯员 金畅/文 通讯员 钟哈林/图2022年工作会议上,新湖街道明确提出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核心区、深圳北部中心的中心区”总目标,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增长极、田园都市典范区、民生幸福新标杆”。这是对光明区“三地”目标的任务分解,也是结合新湖街道自身发展做出的长远谋划。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一切发展的最终方向,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着眼每个个体的小处微处,就是服务发展的大局全局。几年来,从土地整备主战场到精细化治理新阶段,新湖街道不断适应新格局下的新要求、新挑战。既要赓续“铁皮棚”精神,又要以更加精准的手段,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民生幸福新标杆”的发展定位——这就是新湖街道“民生八微”治理的初心所在。

新湖街道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生八微”,即以微细胞、微循环、微实事、微服务、微桥梁、微协商、微积分、微基金等微链条串联起分散治理资源,将共治与自治充分结合,推动基层善治。

党建引领 铺路搭桥 激活共建共治

激活近邻党建“微细胞”

用高质量党建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以红色动能释放幸福活力。新湖街道依托片区网格党支部,激活近邻党建“微细胞”。划分9个片区网格和222个综合网格,选派社区“两委”、公务员、网格骨干任片区网格书记;整合下沉网格员448人、治理事项18类196项,发动辖区居民、楼栋长、物业公司人员等2620人兼职网格员,畅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新渠道,激活“细胞体”能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结合“光明虹·党员报到”志愿先锋行动,2022年6月24日,光明区首个党员报到服务站在新湖揭牌。目前已发动机关、居民、两新党员等1077人次报到,组建科学城党员志愿先锋队43支,参与各类志愿服务890余场。

打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视频探头做“眼睛”,后台“AI大脑”甄别“六乱一超”,第一时间派发给网格员,网格员即时应对,处理结果通过探头拍照上传,实现全流程闭环。2022年,新湖街道上线“‘新小湖’网格智能巡检系统”,以数字化手段畅通社区治理“微循环”。

新湖街道依托60个群众诉求服务站、V爱之家、社区心理服务室等,将网格、信访、司法、物业、两新党员等各类治理力量下沉,推动矛盾前端化解,努力实现从诉求到解决“社区闭环”。目前,片区网格诉求服务平台已服务1.2万余人次,化解诉求1675宗,群众热线、政务服务事项办结率均为100%。2022年,新湖街道入选深圳年度网络答政成效示范单位。

此外,新湖街道小区、城中村已100%完成物业进驻,13个城中村、21个围合片区总面积139.33万平方米,“物理围合+物业入驻”全面推行,停车许可、物业收费、群众诉求服务全覆盖,住宅小区、城中村物业基层治理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搭建干群沟通“微桥梁”

看似不搭边的“大学府”与“小社区”,在新湖街道结对互建成为常态。目前,中山大学与新羌社区党委,中山七院、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与圳美社区党委等主体已开展共建活动12场。

新湖依托党代表进社区、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工作站等平台,不断畅通联系群众“微桥梁”。领导干部包片挂点片区网格已实现全覆盖;从高校、园区、物业等遴选出有威信的20位党员,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党员干部主动深入一线听民意、解民忧,搭建干群沟通桥梁。

推进基层事项“微协商”

见证楼村革命历史的琬璧公家塾历经百年风雨,到2021年时已亟待修缮,等不及漫长的磋商谈判。楼村社区“陈老调解室”的几位调解员与20多户涉产权人家逐一沟通。像邻里一样喝茶聊天,充分听取诉求,耐心分析修缮必要性。在春风化雨的气氛中,一一达成共识。目前,琬璧公家塾已成为全市“四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陈老调解室”成立于2019年5月21日,主要由退休老干部组成。依托“1+4”对口调解机制、列席会议机制和政民协同调解机制,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入选深圳市委老干部局组织的“银领鹏城”品牌和广东省老干部工作品牌库。

居民议事会、共治议事厅、书记下午茶、政企早餐会……在新湖,像“陈老调解室”这样以“协商”为主题的议事空间一共有28个,覆盖基层事项的方方面面。民事民议,新湖街道正推动“微协商”机制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