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明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获高度肯定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3-05-18 14:55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5月18日(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陈小良 温天赐)5月16日,光明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效迎来“首考”,省级考评专家组对光明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进行现场考核评估。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光明区五年来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效。据悉,自2017年以来,光明区以“宜居宜业、健康幸福”为出发点,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技术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机制下升级“健康光明”行动,持续开展示范区建设,通过四方“满意”亮光明成果,获省级复审验收高度肯定。

促“居住环境满意”

统筹规划公园、运动场所及健康单元建设

2017年以来,全区积极打造美丽深圳花城建设光明样板,积极推进“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建设,公园数增长至279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85平方米,全市排名第一。此外,还在公园里及居民居住地部署建设运动设施及场所,营造运动气氛,提升居民锻炼率。2022年,全区体育设施总数达784个,人均体育面积为2.68平方米,体育设施数量与种类均快速增加,全区经常锻炼人口比例由2017年的14.80%增长至2022年的42.90%。光明区还积极加强健康示范单元建设,其数量由2017年28个增加到2022年96个。专项调查显示,73.25%的居民对居住地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满意。

提“快乐成长满意”

推进“家-校-卫”联动健康立校

光明区高度重视学生健康素质,教育与卫生联合行动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学生体检率100%,及时掌握每个学生健康情况。针对近视、超重与肥胖、龋病等主要健康问题,学校、家长与专业机构合作建立专项档案进行治疗、干预及管理,确保学生健康维护延续性。2017年来,各学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2022年辖区中小学生体育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7.11%。此外,各学校还积极探索学生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模式,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全面推广“一张午休床、一套可调节课桌椅、一个防脊柱侧弯书包等”十六个一工程,获国家营养健康促进学校示范基地称号。

增“健康保障满意”

夯实社康服务 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网

光明区不断强化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建设,2022年,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社康中心有52家,社康医生869人,确保居民“10分钟就医圈”;2022年社康中心全科诊疗收费人次占全区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51.99%,全市排名第三;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为84.69%,续约率59.64%;签约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就诊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光明充分发挥社康院办院管优势,陆续在社区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城市重点癌症、糖尿病和慢阻肺筛查,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对比2017年,2022年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数量从不足2万人增长至5.7万人,规范管理率从不足40%提高至68%,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由57%、52.5%上升至66%和71.6%。2022年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96%以上,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市级考核连续三年获得第二、一、二名,2021年更是获得全省考核第一名。

保“养老享老满意”

创新运行机制 促进医养结合

光明区率先在全市打出医养组合拳,力求养老享老。首先是“治”,2022年辖区共建家庭病床6682张;其次是“养”,建设“医护型”护理院,充分发挥机构主动性,建立“养为核心,医为配套”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实现医疗签约服务全覆盖,全区共有养老机构5家,其中光明区社会福利院,创新开启了民政事业政企合作模式,携手“深高速”共同打造的高质量社会福利院,设置有377张床位,实现“老有颐养”先行示范,提供深圳康养事业的“光明样板”;最后是“托”,在6个街道均设立日间照料中心,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各机构结合自身服务能力和资源配置情况,对入住老人开展巡诊、康复护理等上门服务并按约定内容提供可及、个性化的医养结合健康服务。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