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4年4月3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陈泽淳 杭永斌)去年11月,邹大爷突发脑梗,在湖北老家住院治疗半个月后出院了。但他呼吸困难的情况却越发严重,稍走几步便喘不过气来,出院当晚又被送至医院抢救,却查出来心脏问题——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合并心衰。近日,邹大爷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接受了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术后患者行动自如,恢复良好。
医生表示,患者心脏的“门”坏了,必须手术换上一扇新的“心门”,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中山七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杭永斌详细了解邹大爷的病情后,他耐心地向父女分析病情:患者刚脑梗出院,身体虚弱、多项指标严重不达标,此时不是最佳手术时机,建议邹大爷先用药调理一段时间。同时,邹大爷属于重症患者,手术有一定的风险。
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且合并重度心衰,手术风险极高。为此,心血管外科主任唐跃带领团队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充分评估邹大爷的身体状况:患者左心室巨大,左室射血分数(EF值)仅有35%左右,且存在脑梗后遗症,急性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多。
经过严谨的评估和充分的准备,团队决定为邹大爷采用先进的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手术。这是一种融合了心血管外科与介入技术的杂交手术,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则通过心尖途径植入瓣膜,无需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尤其适合高龄、体弱患者。
手术在号称手术室中的“航空母舰”——杂交手术室中完成,即集成了影像诊断学、介入医学和外科医学三大技术,为手术医生提供实时影像引导,实现多种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原本需在不同手术室分阶段进行的重大手术,能在一次手术中完成。
在麻醉中心、放射科、超声科及心脏重症监护(CCU)等团队的密切协作下,杭永斌带领结构性心脏病手术团队在唐跃的指导和协助下,仅用3厘米的手术切口,借助实时影像引导,将折叠的人工主动脉瓣经过细小的管状输送系统经过心尖,精确到达主动脉瓣的位置,再将由记忆合金构造的人工瓣膜缓缓张开。整个手术仅用1.5小时,其中释放瓣膜环节才用了不到30秒。
手术很成功,当天邹大爷就成功撤除呼吸机,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恢复良好。术后几天,邹大爷行动自如,精神抖擞,与术前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