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脑科学前沿与产业大会举行。
合成生物学路线图发布。
深圳新闻网2024年12月9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林彦君)12月5日-12月6日,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举行,进一步诠释了光明科学城的深刻内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圳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阵地,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规划建设光明科学城,加快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高地。
光明科学城论坛以“光明·筑梦未来”为永久主题,本届论坛以“聚力”“联动”“扬帆”为年度主题词,面向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发展需要,广泛汇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深度联合全国一流创新高地,共议科技前沿、共商产业之兴,加快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大幅提升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影响力。
重磅成果密集发布
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采取“1+1+7+1”模式,包括1场开幕式、1场全体会议、7场平行论坛、1场参访交流活动。论坛除在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设立主会场外,还在光明科学城现有场馆及香港设立多个平行论坛。
开幕式特地设置了重大成果发布环节,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持续打造全球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风向标”。
●成果一:重大设施启动运行
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以及与散裂中子源共建高分辨高通量中子粉末衍射谱仪、高压中子谱仪等首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代表在论坛上正式启动运行,将有力推动光明科学城重点学科发展,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成果二:重大项目启动建设
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正式启动建设,展现了光明科学城在科技类重大项目建设上的最新布局。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深圳乃至大湾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核能核电等产业发展。同时启动建设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也将增强深圳市生物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成果三:重大合作发布仪式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与光明科学城联动机制》对外发布,展示了深圳积极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平台合作联动的最新举措。
●成果四:重大合作签约仪式
光明区人民政府、华南农业大学签署了共建华南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光明科学城又布局一个重要的创新平台,将进一步释放科教潜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成果五:重要机构成立仪式
作为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去年7月获批组建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积极联合行业内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等优势力量,着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培育发展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引领带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果六:重大设施共享邀约
按照《深圳市促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光明科学城创新资源将全部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开放共享,所有设备都可以通过开放共享平台网上预约。多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也选择在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上向全球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发出共享邀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发力源头创新。
嘉宾演讲金句频出
在这场思想碰撞的盛宴中,各界精英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了科技、教育与产业融合的前沿议题,现场精彩纷呈,金句迭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当前的AI时代,满足AI运行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信息处理,对算力、存储密度、能耗提出新要求,解决之路就是量子计算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我们今天像来直播带货的,确实是,光明的家底可厚了,欢迎大家经常来看看。我们愿意与各界朋友一起打造生物医药的深圳,建设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院院长樊建平:“我们呼吁深圳的大学、科研机构率先在全国进行开放。希望未来和产业/企业家们紧密结合,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产业紧密结合,为国家做自己的东西。”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田奇:“以‘喂子弹培养神枪手’的方式,培养和识别一批高质量的人才。”
平行论坛精彩纷呈
成果发布、合作签约、思想碰撞……7场平行论坛同样精彩纷呈。每一场论坛紧密结合深圳市“20+8”产业发展战略,聚焦人工智能、脑科学、新材料、合成生物等特定领域,通过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署、重要成果的发布、主题演讲及圆桌会议等形式,深入探讨了各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机遇。
●论坛一:人工智能大模型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如何利用大科学装置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演进升级,汇聚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工智能大科学装置等细分领域的院士、专家和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创新应用及通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路径展开研讨,并举行多项科研成果发布仪式。
●论坛二:光明·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转化大会
大会围绕国内外新材料基础研究、概念验证、中试转化、产业发展等主题,探讨和认识未来材料产业发展的趋势,深度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解决新材料领域关键技术问题的路径。
●论坛三:第四届脑科学前沿与产业大会暨第五届光明脑科学大会
大会以脑科学、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融合,共同推动脑产业发展为主题,以教育、科技、人才培养融合的路径探索为主旋律,聚集创新要素,提高创新效能,助力脑科学、脑技术、脑医学、脑智能、脑康复等脑产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提升,搭建产、学、研、资、医等领域创新交流的平台,服务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建设。
●论坛四:第五届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大会
在本次大会上,政产学研资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多位重量级嘉宾聚焦“AI驱动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ESG”等热点话题,详细解析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交叉技术推动生物制造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商业转化,带来了一场透视生物制造和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思想盛宴。作为行业风向标,“造物”2024合成生物制造十大新品也在此次大会上精彩亮相,新品涉及农业食品、能源环保、医疗健康和生物工程设备及相关配套等多个应用赛道,带来新的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
●论坛五:“央地国企深圳行”光明站活动
活动以“央地携手 共创未来”为主题,邀请60余家央企、国企,实地考察光明的投资和营商环境。活动现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大湾区创新中心项目等6个央地合作项目集中入驻,总投资超74亿元。
●论坛六: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协同运营会议
论坛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国际合作、开放共享、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等方面设置6场主旨演讲,并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分享精密测量、集成电路、先进超导磁体等科研领域的前沿进展和科研成果。来自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西安高新科学城以及深圳光明科学城5大科学城的代表围绕“科学城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思路”“构建产城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依托大设施及用户资源优势的成果转化机制”以及“聚力共赢,打造国内科学城协同共建交流机制”等议题,共同就园区建设运营机制、建设进展及面临挑战进行探讨。
●论坛七:面向前沿技术的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会议
论坛汇聚国内外顶尖科学家、行业领袖及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深港在创科产业新体系下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机制,共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蓝图。会上,光明科学城香港运营中心有限公司分别与国宏嘉信资本、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以及星睿云智科技集中签约,进一步探索大科学装置共建共享路径,推动深港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