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14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汪浩 孙文静)近期流感高发,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在2024年底显著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型流感病毒。目前,广东省流行毒株以甲流(H1N1流感病毒)为主。
中山七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陈友鹏教授介绍,流感病毒对各类人群均易感染,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以空气传播,尤其在人群密集、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更为迅速。另外,病毒还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而通过口腔、鼻腔或眼睛等黏膜部位实现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流感初期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及关节疼痛,体温可高达40℃,并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及流涕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流感有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免疫力低下合并其他感染,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下,甲流是自限性疾病,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需较长时间。
■温馨提醒
五类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
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较易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病例,应当高度重视,尽早就医:
1.年龄<5岁的儿童;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得了甲流,如何居家护理?
1.居家隔离患者,保持房间通风,佩戴口罩;
2.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如有任何不适,立即就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甲流预防攻略请收下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
1.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