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文卫界别联组讨论现场。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2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龙冠斌/文 卢正辉/图)3月1日,光明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文卫界别联组的区政协委员们围绕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区政协副主席张清明参加分组讨论。
张清明表示,委员们来自各行各业,都是行业内的精英。政协工作需要委员们共同推动,希望政协委员工作站多组织一些活动,委员们积极参与,在增进友谊的同时,推动政协工作开展。
作为文卫界别的委员,光明区文化、卫生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区政协委员张明亮表示,光明区山水资源很丰富,建议将“产学研游”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提炼光明的IP,把新的“光明三宝”提炼、推广开来。区政协委员翟留伟建议,光明加快打造艺术类的产业园区,形成类似梧桐山艺术小镇、大芬油画村等艺术类的产业园区品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建设区级博物馆。
区政协委员卢亿齐建议,加强产学研协同,真正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推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中医药产业发展。区政协委员李田建议,在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与医疗产业集群之间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例如打造“前研后产”的载体,布局中试研究、临床应用的空间;发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科的优势,联合辖区各级医院、社康中心,建立真实数据应用示范区;设立临床研究和企业研究的风险补偿基金,采取这类措施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区政协委员夏玫莹建议,探索“科技+民生”的新模式,提升社会福利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完善各类人才的配套服务,加强现代福利小区建设;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确保他们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能够共享光明发展成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为光明高标准建设“一城三区”提供支撑。区政协委员林炳旋表示,“一老一小”牵动亿万家庭,关乎民生福祉,建议围绕园区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协老,用心打造光明养老服务品牌。
区政协委员王国华表示,AI时代已经到来,光明科学城更应关注这一现象,注意AI趋势发展的走向,建议光明区多利用AI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利用AI促进科研、教育、民生等各方面的发展。区政协委员邓红丽建议,集合市政协委员、区政协委员和行业专家的力量,继续通过组织视察调研、座谈研讨的形式,为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在年底通车再添一把火;开展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专题调研,加深委员们对光明城市发展和现代化产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