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效果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31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肖玉瑶 文/图)医疗卫生保障是民生之需,涉及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3月28日,光明区召开2025年卫生健康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和光明区2025年“科学赋能 新质发展”十大攻坚行动动员部署会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情况,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
锚定“一城三区”建设目标
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光明区卫生健康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打造与“一城三区”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医疗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2024年,光明区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卫生健康事业奋进力量更加强大,光明区卫生健康系统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建引领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实施”项目成功入选市级“书记项目”;
——医疗卫生高地建设基础更加夯实,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开业运营,中山七院二期主体结构封顶,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总体形象进度达70%,光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建成;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引擎更加强劲,出台《光明区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管理办法》,光明区人民医院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上升至A等次,排名进入全国前20%;
——全民健康管理模式更加出彩,光明区出台《光明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2024—2026年)》,46.3万人签约加入计划,为4.5万名常住居民提供惠民体检服务,开展“健康大讲堂”24场,受益居民超50万人次;
——医教研产融合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光明区推动区属医院与市属医院强化合作,共建眼科中心、心血管中心,并成功举办“第九届珠江国际胃肠肿瘤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论坛”等一系列高规格学术论坛,光明区人民医院取得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资质;
——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活力更加充沛,光明区建成全省首家粤港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中心,制定粤港医疗机构中药院内制剂调配使用标准38项,公明社康中心获批“深圳市旗舰中医馆”;
——民生实事成效更加暖心,光明区全年新增托位3502个,托育服务设施社区覆盖率100%,新增AED设备210台,建成全区首个固定献血屋。
光明区卫生健康系统将着力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全面加强光明区卫生健康系统党的建设,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聚焦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中医+文旅”融合等方面,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加快中山七院二期、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光明区妇幼保健院新大楼等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外资医院和专科医院。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区属公立医院薪酬体系,强化公立医院公益属性。
●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攀登”计划,用足用好《光明区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管理办法》,支持区属公立医院引进3个高层次医学团队,积极创建市级以上医学重点学科。
●深化“医教研产”融合发展,支持光明区人民医院与知名高校合作共建附属医院,推动中山七院加快建设研究型医院。
●深入实施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实现签约人群覆盖50%辖区常住人口,持续擦亮“健康大讲堂”品牌,建成心血管专病防治中心、眼科临床研究中心,初步实现辖区居民“一人一档”。
●持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优化光明国际中医药港管理体系,推进中药饮片代煎代配中心、中药院内制剂中心、中药材战略储备库及中医药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项目。
●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做好免费产前筛查和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以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民生实事。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光明区域卫生信息化(二期)、光明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配套信息化等项目,全面提升区域内医院临床诊疗工作智慧化水平。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促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每周一议”制度,持续推进燃气、消防、施工等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