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光明网 > 街道新闻 > 

街道新闻

薯田埔社区:“福”字道路遍社区 居民越走越幸福

来源:宝安日报发布时间:2020-10-22 15:28

改造后的福南路整洁有序。

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 

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社区党委领导力的提升,是基层社会治理改革以及其他一切工作得以高效推进的根本保障。这一点,在近两年体现得尤其突出。”麦启洪表示,从“政企分离”,到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治理改革,社区党委力量得到了空前增强,管理效能和服务效能立竿见影。就拿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来讲,涉及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网格中心、诉求服务等,哪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不行,而社区党委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使得各相关部门能够紧紧团结在一起,攻坚克难,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谋幸福。

据介绍,薯田埔社区面积约为3.0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93人),企业有337家。2019年2月28日,薯田埔作为马田街道首批基层综合治理改革试点社区,将街道驻社区的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网格中心、计生服务、劳动监察、劳动保障等管理资源服务下沉,并增设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在基层综合治理改革试点工作中,薯田埔社区始终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党组织在治理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建成“社区-片区-网格-楼栋”四级联动、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创新设立“党建责任区”,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机制下,社区力量更加集中、管理队伍实现有机整合、管理效能显著提升、治理链条明显缩短、党群服务渐成体系,形成领导指挥有力、权力责任明确、管理服务高效的治理格局。

“如今,我们社区干部队伍有了核心凝聚力,网格安监立巡立改,诉求服务及时高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相比以前大大提升了。”麦启洪表示,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后,社区上报治理通事件同比明显减少,辖区出租屋小作坊、麻将馆全“清零”,出租屋实行分级管理并用上“智能身份证”,群众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六乱一超”现象大幅减少,社区市容环境极大得到改善,治安环境明显向好,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垃圾分类试点敢于“破冰” 

整体回收利用率近四成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夯实了社区的“硬件”。在物质文明提升的同时,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作为光明区首个垃圾分类试点社区,薯田埔勇于“破冰”,走出了一条可复制的新路径。

薯田埔社区按照“市里统筹、区里组织、街道实施、社区落实、企业协助”的五位一体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垃圾分类工作长效机制。统筹股份公司、物业管理单位、执法队、网格员、安巡员、环卫工人、楼栋长、义工和热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岗前培训,形成社区主导、创建宣导、撤桶引导、投放督导、巡检教导、收运疏导、执法训导“1+6”工作模式。社区率先将原有100个垃圾点撤并为18个垃圾分类点,实现9类场所垃圾分类全覆盖,安排工作人员定时定点督导居民分类投放和引导工作,同时通过“签协议”的方式,促使城中村餐饮门店、果蔬店、市场等厨余垃圾实现全量回收。此外,在城中村、小区、工业园区等场所,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垃圾分类亲子趣味游戏、主题党日等活动,广泛使用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利用防疫期围合管理优势派发宣传资料,结合消防安全夜查行动上门入户,督导居民从源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全民垃圾分类氛围,让垃圾分类成为深圳人的新风尚。

据了解,目前薯田埔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总量约42吨/日,厨余分类量约11吨/日,分流分类总量约16.5吨/日,人均每天分类厨余垃圾约0.21公斤,整体回收利用率达38%,成为全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为接下来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光明新闻记者 黄国焕 余魏巍 陈晓新 文/图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