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城培育文明之花 科学之城绘就幸福画卷

发布时间:2023-03-27 12:51 来源: 宝安日报

志愿者在幸福菜园采摘蔬菜。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27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林彦君 通讯员 温天赐 文/图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靓丽整洁的巷道、安全顺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居民,光明人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这变化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密不可分。

2022年以来,光明区以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全面摸底、根源整治、动态维护、责任落实”为抓手,着力推进体系化、常态化、精准化创建,推动全域文明能级提升。

光明区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三,实现了自2017年纳入全市考核以来的跨越式进步。在市级公共文明指数季度测评中,全市排名持续向好。在2022年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中排名全市第四,为考核以来最好成绩,全区人居环境再上新台阶。市交通文明指数月度测评稳定在全市前列,连续四年总分全市第二。一个个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全区深入践行“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利民惠民”理念的生动展现。

紧扣常态长效

构建文明城市创建多元格局

光明区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点放在“常态长效”上,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释放文明城市创建的“活力因子”。

搭建“1+8+N+6+1”的文明城市创建责任架构,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文明城市创建责任体系。其中,“1”是指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指导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8”是指8个专项工作组,“N”是指26个责任部门,“6”是指6个街道成立的文明创建委员会和相应的专业工作组,最后一个“1”是指专业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推出“10+7+2”常态长效工作机制体系,围绕“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巡查督办、宣传发动”建立十大日常工作机制,实现“日日有巡查、周周有调度、月月有榜单、季季有考核”,调度、协调、推进有关重点、难点工作。

以街道作为试验田积极推动基层治理“红色引擎”。在马田街道试点“大围合、小分格”巡整模式,在新湖街道试点“新小湖”智能巡检系统,着力构建“平急转换”的基层文明城市创建机制。

共建共治共享

架起文明城市创建“连心桥”

“创建文明城市,是民生所需,是发展所需”。近年来,光明区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针对市容环境、公共秩序、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开展楼道环境治理等十大攻坚行动,推动优化机非混行总里程39公里,处置道路坑洞病害4.2万余处,新增非机动车位10万余个、立体停车场3处243个泊位、错峰停车场5处、宜停车泊位616个,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让曾经城市管理的“堵点痛点”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支点”。

居民自愿参与,共享共治成果。“请您戴好安全头盔。”“小朋友,过斑马线不能打闹哦。”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献爱心、送温暖,志愿服务在光明蔚然成风。

为了让爱心可兑换,“爱心超市”在光明区应运而生。位于新湖街道圳美社区的“幸福菜园·爱心超市”便是光明区“爱心超市”首批试点。居民群众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环保护河等活动进行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蔬菜券、体验券、科普券、幸福菜园文化宣传礼品、生活日用品等。

“我们每周举行两次志愿服务活动,请志愿者到菜园里帮忙松土、除草等。”街道工作人员方欣仪表示,活动结束后,他们不仅会给志愿者一些瓜果蔬菜带回家品尝,还可以积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让参与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切实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据悉,2022年,全区社区全覆盖建设了38家爱心超市。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年,光明区将紧扣先行示范区“城市文明典范”主线,通过“治-管-育”三步走路径,扎实打磨一套符合科学城发展需求的文明标准和常态高效机制,着力开展打通制约城区文明发展薄板弱项的“八大提质行动”,精心打造“不一样出彩”的文明实践“五个一”工程,在全市的文明创建工作中争做新典范。

[编辑:谢燕丽]
上一条: 光明区举办控烟志愿工作培训
下一条: 公交司机拾金不昧归还笔记本电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