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合成生物学竞赛·创新赛在光明区举行

发布时间:2023-08-07 11:02 来源: 宝安日报

现场合影。

深圳新闻网2023年8月7日讯光明新闻记者 李军涛 通讯员 赵梓杉 文/图探索无尽前沿,突破学科边界,共创光明未来。

8月5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主办的第二届合成生物学竞赛·创新赛(以下简称竞赛)在深圳理工大学(筹)明珠校区举行。此次竞赛旨在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创新、创智、创造的平台,为合成生物学、生命科学、交叉学科培养后备生力军。

全国48所高校

共80支队伍参赛

据了解,本次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含港澳)48所高校共80支队伍合计超400人线下参赛,参赛队伍数量较首届增长3倍,线上线下超421万人次观赛。竞赛不仅是青年学生间开展头脑风暴与思想碰撞的平台,也是合成生物领域“开路者”与“践行者”对于科学家精神与创新精神的接力现场,是合成生物学向新一代青年传承的盛会。

此次竞赛由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光明区委区政府等30家单位联合发起并支持。

相比去年,本届竞赛在常规赛道的基础上新增大设施赛-细菌博弈赛及大设施赛-蛋白设计赛,比赛形式新颖独特,将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大设施”)作为公正、公开、赋能的赛场,通过解耦需求定义、模型设计和实验验证,实现合成生物技术的广泛可及性,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安全可控和伦理规范的前提下认识生命、设计和改造生物体系,让合成生物领域青年学生与专家学者一同开启“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趣味新纪元。

竞赛现场。

培养合成生物学领域高素质人才

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林祥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本届竞赛旨在鼓励合成生物领域的“新青年”探索科技前沿、突破学科边界,共话发展,共创未来。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副主任、SIAT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伟表示,作为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面向青年学生群体的盛大赛事,青年学生能够通过竞赛平台切磋技术、互相学习,以赛促学共成长。他鼓励全体参赛团队“与其期待未来,不如自己创造”,共同打造中国合成生物学新名片。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合成生物学分会主任、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代表学会和承办单位介绍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脉络、合成生物学竞赛·创新赛的源起和目的,希望青少年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赛出水平、赛出友谊、赛出精神。合成生物学竞赛·创新赛将成为新的青年学生国际赛事,与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双轮驱动,为合成生物学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竞赛现场。

华中科技大学“HUST-China”队获大奖

竞赛践行合成生物学“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理念,展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参赛项目涵盖农业环境、工业、医疗健康三大领域,团队选题覆盖广泛,立意各有千秋。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HUST-China”队获得创新赛大奖,团队设计了基于大肠杆菌的稀土元素富集回收系统,利用合成生物学对大肠杆菌进行合理改造,构建了效率高、成本低、吸附元素多样的稀土元素富集回收系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回收这些珍贵的资源。

另外,主办方在常规赛中设置3个单项奖,分别是最佳科普文章奖、最佳答辩奖、最受欢迎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的“AFMU-China”队经网络投票,获得最受欢迎奖,团队设计开发血浆痕量RNA的代谢综合征早期居家快检试剂盒,能够实现家庭检测、痕迹检测、快速检测,并可通过APP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给出通俗易懂的检测报告,并且能够实现线上远程医疗服务,实现随测、随知、随诊、随治。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HUST-China”队获得最佳答辩奖,来自湖北大学的“SynEn.Pro”队获得最佳科普文章奖。

同时,来自浙江大学的“ZJU-China”队和上海科技大学的“ShanghaiTech”队等12个团队获得金奖,13个团队获得银奖。

在大设施创新赛制中,来自南京大学的“m-RNA”队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HUST-Chem”队获蛋白设计赛大奖,来自武汉大学的“游得真快对不”队获细菌博弈赛大奖。

竞赛现场。

■记者手记

科学就是无尽的前沿

范内瓦·布什和拉什·D.霍尔特合著的《科学:无尽的前沿》被誉为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书中分析了科学对于国家经济与安全、社会福祉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改变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格局。

合成生物学被认为是认识生命的钥匙和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被誉为“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可以说,本次竞赛对参赛青年学生的人生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参赛青年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促使参赛青年学生探索合成生物学前沿。或许,未来一些知名合成生物学领域创新型国际化公司的首席科学家、CEO就从参赛青年学生中诞生。

现场采访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表示,作为中国发起的首个合成生物学竞赛活动,他很看好赛事未来的发展方向,竞赛对青年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竞赛项目在未来有望发展成为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成果。

竞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研究员易啸表示,首届参赛队伍都是来自中国内地,今年港澳团队的加入使竞赛形成大中华“Plus”趋势,未来组委会计划面向世界邀请国际化队伍来深参赛,依托深圳的创新活力、创业热情,助力竞赛优质项目落地。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古戴宁说:“我是第二次参加合成生物学竞赛,很高兴今年能够来到深圳感受现场氛围。在这里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大家一起探讨,并有机会向专家学者当面请教。深圳是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带,与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对我们的学习及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科学就是无尽的前沿。未来,希望屹立“无尽前沿”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各类人才,都能向世界展示各自的力量。

[编辑:谢燕丽]
上一条: 光明区推动高端科学资源与教育融合 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下一条: 公明街道夜色烟火步行街成为休闲好去处打卡新地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