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好这些护耳小常识让你受益良多

发布时间:2024-03-01 16:29 来源: 宝安日报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1日讯光明新闻通讯员 安贞龙 整理)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在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光明区民政局(残联)整理了爱耳小常识,科学护耳,让我们做好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爱耳日”由来

1998年3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部委局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我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伤害耳朵十大行为

1.挖耳

俗话说“耳不挖不聋”,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挖耳可能造成耳道壁的损伤,严重的会伤及中耳和内耳,致使耳聋。

2.异物塞入耳道

家长应教育儿童勿将诸如豆类、珠子和果核等塞入耳道。遇到蚊虫之类的小虫飞入或爬入耳朵里,不要用器械直接取出,而应用酒精或油滴入耳内将小虫迅速淹毙或杀死后再取出。

3.捏紧双鼻用力猛擤

不正确擤鼻有可能把鼻涕擤到中耳里去。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分次运气,压力不宜过大,一侧擤完了,再擤另一侧。

4.滥用药物

在用药之前要注意有无耳毒性。

5.鼓膜发生外伤性穿孔后冲洗或用滴耳剂

正确的方法是外耳道口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防外来细菌侵入。

6.跳水姿势不正确

不加防范容易导致气压变化,引起鼓膜穿孔。

7.婴幼儿喝奶的姿势不正确

婴幼儿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感染。

8.乘飞机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潜水或高压氧舱治疗中,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

9.不戴防声耳塞或耳罩

常在噪声环境中,不戴防声耳塞或耳罩,易患噪声性聋。

10.饮食不合理

吸烟饮酒、过度焦虑劳累、心情不好、不参加体育锻炼、不积极防治心血管疾病,会加速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爱耳小贴士

1.打电话要控制时长

一般情况下,打电话的时间不要超过3分钟。

2.远离噪声

长时间待在噪声的环境下会导致耳蜗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的损伤或丢失,造成永久性的听觉阈值移动。一旦发生永久性的听觉阈值移动,那听力就会无法恢复。

3.避免耳朵进水

日常洗头洗澡时要注意,如果有水进入耳道,可以用干燥的棉签吸干水,以免耳部感染引发外耳道炎。尤其是喜欢游泳的人,在游泳前准备好游泳耳塞。

4.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时应注意,手指只能压住一侧鼻翼,再擤出另一侧鼻涕,切勿同时捏住两侧鼻翼而用力呼气,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通过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会将鼻腔内分泌物驱入中耳腔,从而引起中耳炎。

5.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6.耳朵不适,及时就医

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如何保护听力

1.避免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环境使用耳机,遵守“60-60-60”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内,连续时间控制在1小时(60分钟)以内,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dB。

2.尽量不去或少去电动游乐场、KTV、影厅等噪声较大的场所。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声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

3.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地控制感染,可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4.重视感冒、鼻炎、咽炎。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但因其不会流脓而容易被忽视。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疾病,并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编辑:谢燕丽]
上一条: 第21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结果揭晓 光明区高级中学学子获佳绩
下一条: 凤凰V爱之家线上举办社矫人员情绪管理讲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