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惠民生
高质量大标准渗透新区全领域
2017年5月3日,13位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到光明新区,开展“行走光明”现场调研活动,一路感受观光路、光明大道、光侨路等道路和社区的变化。
用双脚丈量光明新区,代表委员们亲身感受到了城市品质提升的成效。市人大代表、原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罗烈杰2016年曾到新区调研,彼时他还没有感受到新区的“变”。“这次再来调研,发现新区真的大变样,新区真正驶上发展快车道。城市品质提升不是领导的面子工程,而是新区居民的惠民工程。”
代表委员们也来到了社区。长圳社区原来没有专用停车场,社区的几处空地杂草丛生,车辆乱停乱放,加上随处乱堆的建筑、生活垃圾,社区形象非常差。如今,长圳社区打造了东、西两个生态停车场,总面积13400平方米,并进行了车位划分、雨污水改造、绿化设计和照明配套。
罗烈杰建议,城市品质提升是系统工程,希望进一步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促使工作更加精细化。
“变”源于光明新区2016年开始的城市品质提升行动。2016年7月,新区启动“城市品质”提升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园林绿化等领域的问题,同时出台城市品质“1+10”配套文件,按照“拆、清、建、管”四个方面分阶段开展提升工作。
光明大道、观光路、光侨路是光明新区三条主干道,新区按照高于深南大道的标准实施景观绿化提升,以点带面推进城市面貌提升。如今三条道路已经成为新区的颜值担当。
新区在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过程中,正将高质量大标准渗透到经济、城市、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委政府服务等全领域、全过程;正按照比原特区内更高标准、更快速度,推动城市品质由表及里、由浅及深持续提升,由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向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市民素质等多方面纵深推进,不断丰富城市品质提升内涵。
以交通规划为例,光明城站高铁捷运化工作是2017年新区“交通大会战”重要行动之一,即利用广深港高铁,实现光明城站至深圳北站、福田站的高铁捷运化,早晚高峰期每天增加6趟列车停靠光明城站。按照“交通大会战”规划,光明新区将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轨道6号线、6号线R1支线建设,协调推动轨道13号线北延段规划建设。
强基惠民调动社区主动性
新区给予每个社区3000万资金保障用于强基惠民工作;第一批城市品质提升强基惠民项目388个大部分完成建设,总投资3.05亿元;第二批397个项目已全面启动,总投资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