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光明网> 新闻周记 | 图闻周记 | 光明人物 | 一周档案 | 老照片的故事 | 口述光明

光明新区河道整治和管网建设成绩斐然

发布日期: 2017-12-26 16:26 [绿色光明网]

图为经过整治后的茅洲河李松蓢段,可见白鹭嬉戏。林凯 摄

深圳新闻网12月26日讯 (记者 谢燕丽 通讯员 蒋怡)近日,光明新区环水局传出喜讯,今年以来,光明新区全力冲刺,提前完成治水提质年度任务,2017年治水提质攻坚战战果丰硕。截至目前,光明新区全年完成治水提质投资13.1亿元,超全年计划(11.24亿元)17%;建成污水管网230公里,超市下达年度任务(165公里)39%;核查企业1.2万家,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96宗;河道综合整治开工数达10条,完成整治23公里;全年全面推进建成区1+4条河流的黑臭水体治理,9月份提前完成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段清淤、入河排污口整治和截污纳道建设任务,水质改善效果明显,生态河道整治加快,茅洲河干流光明段、鹅颈水木墩河、楼村水、新陂头5条河流告别黑臭。

治水是个系统工程,对光明新区的河流污染源解析,生活源占比约75%,工业源占比约16%,面源占比约9%。主要原因:一是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直排河道问题突出;截至2015年底新区建成的市政污水管网仅约378公里,缺口高达512公里。二是“小散乱污”现象十分普遍,偷排工业废水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城市面源管控还有短板,垃圾场站、农贸市场存在脏乱差死角,小餐馆、小门面等小污水乱排放问题也比较突出。

针对河流污染的实际情况,光明新区以“河长制”统领,遵循“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方针,综合采取工程、行政、法律、科技等手段,以科学的态度、持续作战的精神,梳理出“源头减污、过程控污、末端治污”的系统治水模式,实现精准治理。同时,成立9个专责小组,采取“红黄绿”、“盯关跟”的办法,“日协调、周报告、月评价”连续组织攻坚行动。

工程治污 “1+4“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见成效

近日,记者参加“观河团”,现场观看茅洲河光明段,水质清澈,可见鱼翔浅底、白鹭在水面飞翔,河道可见跑步和锻炼身体的人。据新区环保水务局介绍,治水提质是新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年来,新区遵循“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方针,以河长制为抓手,一河一策,狠抓源头减量和管理控污,严控工业源和面源污染,成立9个专责小组,采取“红黄绿”、“盯关跟”的办法,“日协调、周报告、月评价”连续组织攻坚行动,按期完成整治目标。

河道综合整治有序推进。茅洲河流域及观澜河流域在光明新区范围内的14条重要支流均已全面开工整治,鹅颈水、木墩河2条支流完成全河段整治;楼村水、新陂头河2条支流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河段整治;白花河、玉田河、大凼水、西田水、东坑水整治随着土地整备工作的提速,进度正进一步加快。

污水管网建设实施集团作战模式提质提速。新区“十三五”期间管网规划建设512公里。其中,2016年已完成66公里;2017年计划完成165公里;2018年计划完成281公里,基本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任务;2019年查漏补缺,完成全部管网建设任务,同步实现雨污分流目标。新区先后完成茅洲河光明新区水环境综合治理EPC项目包和光明水质净化厂“厂网一体化”PPP项目包招标,借助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目前已形成两大战区,全速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工作。截至12月10日,2017年共建成230公里,超额完成原定165公里目标,完成率为139%。其中,EPC项目累计完成126公里,PPP项目累计完成31公里。

除办事处和新区环保水务局先行实施的4个污水管网项目(总长138公里)外,其余12个管网项目(约374公里,占十三五规划量的73%)按流域统筹、系统推进的思路分别纳入PPP项目(光明厂服务范围)及EPC项目(燕川厂服务范围)实施。新区通过公开招选实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实施大兵团作战,统一进度、质量、效果管控标准。目前EPC项目已打开50多个、PPP项目已打开20多个工作面全速推进。

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列入新区年度任务的1+4段黑臭水体(茅洲河干流光明段+鹅颈水、木墩河、楼村水、新陂头河等四段支流)治理均已完成主体工程,包括入河排污口整治和沿河截污管道铺设。消除黑臭工作初见成效,并已于近期通过第三方评估。其中,随着茅洲河支流玉田河清污分流工程在两个月内全速推进实施并于2017年9月23日通水,干流每天获得约8 万吨干净生态补水量;根据市、区水质监测数据,茅洲河光明段楼村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

近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督导组在光明水质净化厂——茅洲河水质净化厂补水工程出口现场查看时,专家组对整治效果赞不绝口,“一个污水处理厂出水救活一条河,茅洲河从黑臭河道经截污、补水治理成为了一条生态河道。”

来源: 深圳新闻网 编辑: 谢燕丽

光明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深圳光明,szgm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