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茅洲河干流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林凯 摄
源头减污 加快管网建设 助力治水提效
为了控制源头污染,光明新区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加快排水管网建设,正本清源已全面铺开。目前,光明新区全面排查市政和城中村、工业区管网、建筑等情况,光明厂服务范围已排查36平方公里共350公里市政管网并启动设计,松岗厂范围完成排查摸底,完善一片实施一片。开展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通过改造建筑立管,将雨水和污水进行分离,新建的污水系统接入光明水质净化厂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加快污水干管系统完善和实施清污分流工程,提高了水质净化厂的进水浓度,减少了城中村的面源污染。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从而实现新区水环境质量的提升。
水质净化厂建管方面,已完成光明水质净化厂二期扩建31%工程量,并基本完成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期提标改造初步设计,同步开展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前期工作。水质净化厂水质水量双提升方面,通过加快污水干管系统完善和实施清污分流工程,新区主要污水处理设施光明、松岗两座水质净化厂平均日进水水量均已满负荷运行,进水COD浓度已达220mg/L。
管网排查及修复。环水局成立后,对所有管网开展核查并完善GIS系统。责成管网单位对纳管市政管网进行排查,发现了9处小问题并已整改完毕,另发现2处较大断头问题(玉田河口、将富路光明污水处理厂断头管问题),9月20日已完成抢修并通水。7月底组织深水光明水环境有限公司,组建普查团队,同时投入8个普查小组,共计40人,对光明厂服务范围内排水管网开展普查;截止目前已完成田寮、长圳、玉律等片区普查工作,共计检查排水管渠235公里,排水井6600多座。此外,近日已委托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对燕川厂服务范围内工业园区开展普查,以期找准问题,加快联网提效。
过程控污 三级河长联动发力 促河流长治久清
新区、办事处各级职能部门作为三级河长的联系部门,积极发挥部门联动共同治水的主体作用,多方合力实现河湖生态环境改善。
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显著。新区2009年6月2日之后新增一级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12处,已于2017年1月全部拆除完毕,提前11个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任务;排查发现库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12处,目前已全部组织拆除完成,面积共5.69万平方米,提前3个月在全市率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违建整治任务。
面源污染控制初显效果。今年以来,共处理各类垃圾19万吨、大件垃圾4204吨、绿化垃圾2074吨、工业垃圾739吨,杜绝了非法养殖回潮现象。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现已完成5家,正在改造4家,即将实施5家。加大建筑工地的水土保持监管力度,对外环高速公路、深圳地铁6号线等建设项目加大检查频次,源头管控水土流失。
环保执法重拳出击。从严从重执法,今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96宗,已处罚247宗,开出罚单3812先开出426万元罚金的全市最大按日计罚罚单,查封扣押78家,强制执行59宗,取缔关停151家,移送司法机关22宗,其中适用行政拘留案件16宗,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宗。通过执法等手段共处理信访投诉4600多宗,办结率100%。
![]() |